此前成都宣布,自9月1日18时起,全体居民原则居家,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在后续检测过程中,检测系统频繁出现卡顿、延迟等异常,部分站点无法正常录入信息,致使市民连夜排队等待数小时。
核酸检测人员高举手机搜寻“信号”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后,上述系统的开发商东软集团600718)(600718.SH)被推上风口浪尖,几度登上热搜。
与此同时,有不少网友预计,身处漩涡中心的东软集团,周一将迎来跌停。但市场的反应并没那么激烈,9月5日周一,东软集团低开逾4%,截至收盘跌幅缩窄至1.19%,最新市值约130亿元。盘后东软集团发布公告称,因相关工作安排的原因,原定于同日召开的公司2022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暂时取消。
资料显示,东软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目前拥有2万余名员工,提供行业解决方案、智能互联产品、平台产品以及云与数据服务,在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东软集团浮出水面之前,腾讯、浪潮两家软件开发公司也一度因核酸检测系统崩溃被口诛笔伐,但两家公司的相关人士在事件发生后均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腾讯、浪潮中标的是四川天赋健康通运维采购项目,即市民手机上的系统,而发生故障的是防疫人员使用的系统,供应商另有其人。
上述人士援引腾讯资深专家称,“从后台分析,核酸系统的NG负载均衡不支持弹性扩容。健康码支持千万级并发,但核酸系统接口为22k,才2万多并发。”
于是矛头便转向了直接在APP上署名的东软集团。发酵后,东软集团于9月3日发布声明进行回应。
东软集团表示,东软核酸检测系统于9月2日4时,系统首次投入使用。系统上线后,发现有响应延迟、卡顿等现象,据技术专家研判,目前出现的系统响应延迟、卡顿等现象与核酸检测系统软件无关。
但同日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提供了另外一个说法:9月2日17时30分左右,核酸检测系统因对短时超大并发量预估不足,导致系统出现卡顿问题。系统在增加多台服务器、优化关键参数设置后逐步恢复。
对于9月3日系统再度异常,东软集团指出,9月3日零时左右,在进行网络调整之后,系统运行平稳顺畅,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当日共完成1200万样本采集量。9月3日13时左右,系统再次无法进行访问,经排查,发现是网络出现故障,在恢复网络连接后,系统于14时左右再次恢复运行。具体网络故障的原因,相关部门正在排查。
但通信部门并不认可。四川省通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四川天府健康通”、核酸检测等重点涉疫系统网络保障,同时全市通信网络运行平稳,各核酸检测点移动网络覆盖良好,没有出现网络拥塞和故障。
截至发稿,相关部门还没有公布核酸系统故障的原因。尽管尚无定论,但在使用体验上,东软的这套核酸检测系统确实存在一定问题。
根据东软集团官网介绍,东软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化解决方案支持APP、PC两种部署模式,信息化建设投入合理、便捷高效。APP模式下,工作人员仅需使用智能手机即可实现包括采集、转运、核收、结果查阅在内的全部流程功能。此外,该解决方案支持城市级大规模筛查、重点人群定期筛查、医疗机构核酸检测等多种场景,并且采用先进的分布式架构,可支持横向、纵向弹性扩容。
不过近期有用户将东软系统与四川省系统进行对比发现,东软系统的操作限制更多。首先要下载安装独立的应用程序并进行注册,同时还需要手动添加手机号码等信息。
注意到,在成都之前,据东软集团微信公众号,该系统先后驰援了大连市、沈阳市、石家庄市、黑龙江省等多省市区的全员核酸检测。
2011年11月的一份成交公告显示,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标吉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系统采购项目,中标的价格为49.7万元。
在成都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5月30日的公告中,出现了与东软集团系统产品名称一致的采买项目。该公告指出,成都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拟通过定向采购方式紧急采购成都市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系统,并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本公示发布之日起1个工作日。
不同于该单位先前发布的公告,此次定向采购并未披露供应商名称,同时公示期也仅有1个工作日(此前多为3日)。
前文提及的防疫人员告诉记者:“该系统先在成都市都江堰市等区域试点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就觉得不太好用。另外新系统出现故障之后,样本运输的时间也有所拉长。”
另有成都市民向记者表示,9月5日,成都主城区已经换回老系统,目前只有几个人少的区域还在使用东软的系统。
东软在成都的首次启用可以说是马失前蹄。记者也就此次事件是否会对公司的现有业务造成影响联系东软集团,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根据东软集团半年报,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3.83亿元,同比增长5.36%;以上年同期扣除东软睿驰后的营业收入为基数,同口径下还原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3%;实现净利润8301.92万元,同比增长13.93%。
其中,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行业收入为5.54亿元,同比增长14.53%,占总营收比重约16.38%;毛利率为47.89%,为最高的主营业务。
第三方咨询机构IDC曾发布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应用软件与服务)为18.8亿元,东软集团以27.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据悉,截至2022年上半年,东软已服务600余家医院客户、2700余家医疗机构客户、5000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了30多个省市的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东软城市级核酸检测解决方案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系统凭借着高可靠性、高效率的服务优势,已应用于17个省120个地市,累计检测104亿人次。可见东软在国内医疗健康信息化的布局之广。
但在核酸系统故障事件之后,除了东软集团的专业能力,有网友开始质疑其数据安全性,起因在于公司的股东名单。
截至6月30日,在东软集团的前十名股东中,共有三名股东与境外相关,包括阿尔派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为阿尔派株式会社在中国设立的外商独资投资性公司)、阿尔派株式会社、SAPSE,其中阿尔派株式会社合计持股7.94%,仅次于第一大股东大连东软控股公司的14.02%,高于东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7%。
从历史沿革来看,两家公司确实存在渊源。东软集团的前身是东北大学下属的两家公司:沈阳东大开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有限公司,前者成立于1991年4月,是沈阳市南湖科技开发区最早进行股份制试点的高科技企业,后者于1991年6月与日本阿尔派株式会社合资成立。
不过在此前的年度报告中,东软集团表示公司各股东持股相对分散,不存在实际控制人,目前控股股东的法定代表人为公司董事长刘积仁。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东软集团的六名董事中,包括刘积仁在内的四名成员为中国籍,其余两名为日本籍,目前远藤浩一还在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担任董事常务执行役员,冲谷宜保还在东芝数字咨询株式会社担任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