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推进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局长张武做新闻发布,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玲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吴坚回答记者提问。
星辰全媒体记者从会上获悉,为响应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全力支撑美丽长沙建设和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沙市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探索智慧监测,建立“1+1+8”的省市县一体化监测体系,推动构建省市县“监测一盘棋”“感知一张网”“业务一体化”的大监测格局,着力打造“一总多专、高效协同、灵敏感知、支撑有力”的长沙样板。
张武介绍,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和重要支撑。2024年,长沙市编制实施了《长沙市生态环境科技支撑(智慧监测)五年规划》《长沙市生态环境科技支撑(智慧监测)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长沙市生态环境监测一体化建设方案》等文件,对推动全市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进行了全面部署。
加强科技支撑、探索推进智慧监测是我市推进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2024年,长沙市生态环境局编制实施《三年计划》《五年规划》,对健全“天空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速推进数智化转型、加强科技创新、深化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长沙市以全国“智慧监测”试点为契机,推进实施空气质量提升保障服务、颗粒物雷达组网扫描服务等项目,搭建了长沙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与分析决策平台及调度平台,提升“靶向溯源 精准治污”能力,实现了从“人防为主”向“技防为主”转变。
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智慧调度平台。推进高值线索,涉气问题线上采集、交办、处置、评估,靶向溯源、精准治污。2023年8月,长沙市率先全省搭建大气污染防治智慧调度平台,构建“网格+”工作机制,与“长沙数字”平台集成互通,充分运用185个城市管控网络和543名网格员采集环保涉气问题,推动形成“即时发现、快速处置、跟踪问效”的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大气污染防治智慧调度平台闭环推送交办高值线%,高效支撑长沙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建成全省首个水环境监测智能实验室。今年1月,长沙市正式建成全省首个水环境监测智能实验室,该智能实验室采用“无人采样、定制化送样、无人实验室检测分析、大模型综合分析数据报送”的联合技术,可自动检测18个常规污染因子,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全过程质量控制,赋能水环境智慧监测。目前,水环境监测智能实验室已广泛应用于长沙市区县水质断面监测样品分析,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形成合力,有效化解区县人手少、任务重的矛盾,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长沙市持续做好垂改后半篇文章,不断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工作打基础、促提升、上水平,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强力支撑。
监测体系上,建立了“1+1+8”的省市县深度融合监测体系。筹建长沙市生态环境污染源监控中心,纵向对接长沙监测中心、横向统筹各区县监测站,不断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数据和污染源监控数据分析研判、生态环境精细化预报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能力提升上,形成“1大”带“4小”差异化能力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长沙监测中心技术领头雁作用,打造各有所专的“4小”实验室。根据各区县监测机构的职能职责,结合能力基础不同的现状,以“能力不减、东水西气、两岸协同、稳步提升”为方针,推动污控中心、长沙县站、浏阳站、宁乡站实验室能力定制化提升、差异化发展。
发展路径上,探索“4+4”高效协同实施路径。编制“四清单”“四方案”,明确“1+1+8”监测机构职能、厘清省市县监测责任、按需补齐“1大4小”监测能力、优化监测业务管理模式、通畅监测工作运行机制、科学统筹监测资产配备、强化监测数据深度应用,系统推进省市县监测一体化改革。
下一步,长沙市将继续发挥监测对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引领和服务作用,以深化改革助推下好省市县融合发展“一盘棋”,努力在“全省领先 全国争先”的目标中打造长沙样板、争创全国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