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援引日本共同社20日报道,作为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放入海的安全性确认和对策,
据报道,作为准备工作,3月17日开始在核电站用地内的水槽里,饲养约100条体长25厘米左右的比目鱼进行练习。据悉,所用海水的放射性物质氚的活度为每升0.1-1贝克勒尔左右。
本月16日晚,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区域先后发生6.0级、7.4级地震。日本宫城县、福岛县发出海啸警报。
18日,东京电力公司公布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受地震影响的相关信息:储存福岛第一核电站水的约1000个储水罐中,85个储水罐发生了位移,有多处出现漏水。此外,在核电站内至少有6个装有放射性废弃物的集装箱也出现倒塌,使用过的防护服和废铁等散落在外面。
据悉,日本政府2021年4月决定,将福岛核污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放入海。运营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东京电力公司计划于2023年春季开始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排放时间预计将持续20年至30年。此举在日本国内和周边国家引发担忧和反对。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福岛县、宫城县和岩手县受访的42个市町村长中,约六成反对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水排放入海。反对意见中,最多的理由是日本“国内外对此事了解不充分”,其次是“很多渔业从业者反对”等。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受此影响,东电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虽然地震已经过去了11年,但福岛核事故的影响仍在持续,包括水处理、以及核电站报废在内。据央视财经报道,核电站内的储罐总共可容纳137万吨水,目前已使用了95%的储存空间,预计明年就将装满。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水与正常核废水有本质区别。日本福岛核事故是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INES)中最高级别的7级核事故,堆芯熔化损毁,放射性物质大量释放。为冷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的熔毁堆芯,东京电力公司不间断地把水注入堆芯,再加上雨水、地下水接触或流经核反应堆,这些水不可避免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质,与核电厂正常运行排放的废水有本质不同。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前副院长兼总工程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聘委员夏青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内阁其实比较了几种方案,只是从经济上考虑排放入海最便宜。
事实上,为了降低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早在2015年,东京电力公司就投入使用了一种名叫“高级液体处理系统”的设备。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特殊材料通过“吸附”、“共沉淀预处理”等工艺,能够将锶、铯等60余种放射性物质浓度降至一定的标准值以内。但其中的放射性物质氚基本除不掉。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庞中鹏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核污水真正排放入海,鉴于海洋的洋流特点,核污水进入太平洋后,会在3-5年内,在太平洋洋流的循环带动下,蔓延到太平洋的北部与东部,特别是美国与加拿大两国毗邻太平洋的东海岸,而美国阿拉斯加沿海,即白令海,更是太平洋两大洋流(暖流与寒流)的交汇点。洋流的巨大循环特点,决定了核污水将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国家,特别是渔业与水产业。
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商贸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袁道亮曾就“中国进口日本海产品”问题表示:中国海产品从世界各地进口,日本不是中国的主要海产品进口来源地。国内老百姓餐桌上消费的海产品大多从非洲、美洲、东南亚等地进口。国内一般进口日本的秋刀鱼、扇贝,这两种产品中扇贝的量相对多一些。其实扇贝中国大连等地也有产,而且日本扇贝价格相对较高,所以日本扇贝一般只在中国扇贝淡季的时候被进口。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经过滤并稀释后将排入大海”问题表示:日本一些政客费尽心机想要证明核废水“清白”,那就请他们把核废水用来饮用、做饭、洗衣服或者灌溉,请他们保证海产品不会被核废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