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口罩已然成为最普及的防疫物资之一。那么,我市的口罩分配情况如何?不同群体又该怎样有效使用口罩?我市口罩的生产能力和采购情况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昨天记者采访了各相关部门,了解口罩分配的“绍兴做法”。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联合下发《关于科学合理做好医用口罩分配和使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口罩使用群体按不同工作场所、接触人群等分成五类,分别为:高风险暴露人员、较高风险暴露人员、中等风险暴露人员、较低风险暴露人员及低风险暴露人员,不同人员有相应的防护建议及佩戴口罩的等级规格。
当前,我市统一调配投放的口罩共有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口罩三大类。按照《通知》要求并结合我市口罩投放实际,风险较高及以上人员需佩戴使用N95口罩、中等者可使用医用外科口罩、较低者则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至于在家居民、通风良好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等较低风险者,可不佩戴口罩。
随着疫情的发展,全民对医用口罩等防护物资的需求不断加剧。当下“三返”人员正在回流,短期内医用口罩供需形势仍将处于较为紧张的状况,这是全国各地存在的共性问题。即便是拥有如振德、易邦等口罩生产企业的绍兴也不例外,其中,并无本土生产线口罩尤为紧缺。据不完全统计,我市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内固定医生数及在隔离留观区单次轮班配备的医护人员数,总计在1750人左右。其中并不包括其他诊疗区域医护人员、参与流行病学调查的公共卫生医师及相关环境和生物样本检测人员等。自1月22日我市开始统一调配防疫物资以来,截至2月11日,我市面向全市医疗系统发放N95口罩2.28万只。
当前,我市的口罩调配导向是在保障民生需求的基础上,重点保障“三个一线”:一线医护人员、一线执勤人员、一线公共。“对于较低风险的普通市民,我们开启了口罩网上预约,每天在绍兴市数字健康服务平台上架3万只左右的口罩,供市民按相关规定申购;对于重点保障的一线工作人员,我们则根据卫健委、公安、交通等部门每日上岗人员的统计数据,酌量供给。”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口罩的调配过程中,我市坚持多点投放,最大程度满足民生需求,满足抗疫过程中各战线、各岗位工作人员需求。
根据市政府授权,自防疫物资统一调配以来(截至2月11日),我市累计调配各类口罩417.8万只,除了N95口罩,还包括医用外科口罩77.1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338.5万只。其中,通过“浙江震元”投放给市民的一次性医用口罩58.6万只;通过医疗卫生系统调配给一线医护人员的一次性医用口罩5.85万只,医用外科口罩19.77万只;通过门为一线执勤人员调配一次性医用口罩17.06万只;通过交通等部门为公共调配一次性医用口罩11万只等。
在保障市本级需求的同时,尽最大能力满足对各区、县(市)的口罩供应。截至11日,我市已累计向各地调配一次性医用口罩125.83万只,医用外科口罩49.98万只。随着企业复工的来临,我市将加大对各地的支持力度,并通过当地政府面向全市106个乡镇街道调配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统筹调配的同时,我市积极保障口罩生产、供给工作。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市经信局当即在本土口罩生产企业展开驻点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实际问题,鼓励企业扩大产能、提高产量。同时,为鼓励企业加大项目投资、提高产能产量,近日,我市还出台专项政策,对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在防疫期间新增设备生产口罩,给予设备投资额50%的补助,最高补助可达1500万元。
“首要任务是确保生产。”该负责人说,“然后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动员一切资源、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对外采购。”
据介绍,市民在佩戴口罩时务必检查口罩气密性,以判定口罩是否发挥应有的阻挡作用。该负责人展示,当呼吸时,如果口罩会随呼吸起伏,并且气体不会从其他边侧散漏出来,则表示口罩气密性良好且佩戴正确。
在更换和使用频率方面,该负责人表示,医用口罩均有使用期限,且必须专人专用。高风险人员在结束工作、中途进餐(饮水)、入厕等脱下防护装置后,重新进入工作区域时需要更换;风险较低及以下人员佩戴的口罩可反复多次使用,佩戴前按规定洗手,佩戴时避免接触口罩内侧。
当前,我市企业纷纷复工,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科有关负责人建议,如室内场所未发生病例的,不建议进行空气消毒,而应加强开窗通风,每日开窗频次不低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对于无窗户的密闭场所或者通风不畅场所,可使用排风扇等排风设施。
当下,许多人喜欢用高纯度酒精或消毒液进行消毒,该负责人表示,选用含酒精消毒剂时推荐使用75%的医用酒精或含酒精的复合消毒剂,但禁止使用酒精进行大面积喷洒,消毒前后禁止明火;若选用强效消毒剂,因有很强刺激性和腐蚀性,须根据产品说明书的推荐浓度使用,谨防伤害或腐蚀物品。